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及课程补考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5-08-30  来源:教务科  供稿人:教务科   审稿:继续教育学院   浏览:

各校外教学点:

根据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部署,为进一步规范网络教学管理,现将网络学习及课程补考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习与补考对象:

(一)学习对象:2024级与2025级各专业层次学生。

(二)补考对象:所有需要参加2025年春季学期课程补考的学生,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课程总评成绩低于60分(不合格)的学生;

2.本科层次学生,其学位课程总评成绩低于70分者。

二、开放课程:

(一)学习课程:2024级与2025级各专业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须在2025年秋季学期学习的全部网络课程。

(二)补考课程:面向补考学生开放的2025年春季学期相关网络课程。

三、时间安排

(一)秋季学期学习时间:2025912026115日。

(二)春季学期补考时间:202591日—2025915日。

四、平台登录方式

所有网络学习与课程补考均通过“睿学在线平台”进行。

(一)平台登录信息

1.登录网址:http://hjsfxy.webtrn.cn/np/#/grid/simulateStudentLogin

2.用户账号:用户名为学号,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六位。

(二)主要操作路径

1.日常学习:登录平台后,进入“在学课程”栏目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课程补考:登录平台后,点击首页“在线考试”栏目参加补考。

(三)重要提示

1.为保障账号安全,建议首次登录后立即修改密码。

2.具体操作可参照相应附件:

1)平台登录请参照:《汉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录流程》

2)课程补考请参照:《汉江师范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线考试操作手册》

五、学习内容及合格标准

学生在读期间必须通过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完成本专业所有网络课程的学习,并获得所有课程合格及以上(60分以上)的成绩。

六、课程成绩构成

根据《汉江师范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试行)》规定,每门课程的成绩构成如下:

(一)平时成绩(50%

1.全线上授课模式

组成方式

考核标准

所占比重

在线学习时长

按学时比例折算成绩

30%

在线作业

完成线上所有规定作业,计满分

15%

讨论发帖

线上不少于4次讨论发言,计满分

5%

合计

50%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组成方式

考核标准

所占比重

在线学习时长

按学时比例折算成绩

20%

考勤情况

线下或直播不少于2次出勤,计满分

15%

在线作业

完成线上所有规定作业,计满分

10%

课堂互动

线下或直播课堂参与不少于1次发言,或在线讨论不少于4次发帖,计满分

5%

(二)期末考试成绩(50%

期末考试采用线上考试形式进行,考试过程中将启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并通过网络巡考系统进行全程监控。

七、工作要求与补考说明

(一)对各校外教学点的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校外教学点须高度重视本次网络学习与课程补考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平台操作指导和过程管理。

2.精准通知,加强督促。务必将本通知的各项安排精准传达到每一位相关学生,并跟踪其学习与补考进度,及时提醒未完成任务的学生。

3.畅通沟通,及时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在学习和补考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供帮助,并按时向学院反馈整体情况。

(二)对参加补考学生的要求与说明:

1.珍惜机会,按时完成。本次补考是针对2025年春季学期课程的集中安排,请相关学生认真对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将不再提供补考机会。

2.遵守规则,诚信考试。学生须独立、诚信完成考试,严禁违纪舞弊。补考具体规则如下:

1)考试机会:每门课程提供3次考试机会。

2)成绩认定:系统将自动取历史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并直接覆盖原始总评成绩。

3)考试时长:每门课程90分钟,中途退出不暂停计时。

4)提交试卷:考试结束后务必点击“提交试卷”,否则成绩无效。


附件

1.《汉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录流程》

2.《汉江师范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线考试操作手册》


                       汉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258月30日



相关教育网站

慕课网

聚智学堂

常用查询

百度

学习强国

汉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  电话:0719-8846020:  电子邮件:jxjy@hjnu.edu.cn